颅脑损伤之后,怎么办?
颅脑损伤在临床中很常见,近年我国患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多。由于此病会对患者的脑部功能造成严重损伤,如抢救不及时还会面临生命威胁,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始终很高。颅脑损伤之后,要注意什么?一起深入了解下。
什么是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是指颅脑在外力作用下所致的损伤,无论在和平或战争时期都是一类极常见的损伤性疾病,能单独发生,也可能与其他损伤共同出现。当下社会,颅脑损伤患者源于高处坠落、交通事故、跌倒、工伤、火器损伤等。也有少见的婴儿颅脑损伤在难产或产钳时出现。
(相关资料图)
颅脑损伤后,考虑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常见脑外伤有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头皮血肿、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
颅脑损伤对患者的生命有着严重威胁,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会丧失意识,且持续时间较长。轻度患者表现为嗜睡、浅昏迷状态,严重者会伴有深昏迷。呕吐、头痛也是颅脑损伤中最明显表现,如症状持续加重,要考虑是否伴有脑挫裂伤或颅内血肿。
另外,颅脑损伤后,患者的瞳孔也会出现异常,如果单侧瞳孔有散大现象,没有光反应,但意识清醒,可能是动眼神经所致的直接原发损伤。如果患者两侧瞳孔大小不一致,可能为中脑受损。如果患者两侧瞳孔有明显缩小表现,也无光反应,可考虑为桥脑损伤。若单侧瞳孔缩小后,又继续散大,光反应能力较低,意识障碍现象严重,考虑小脑幕切迹疝。如果患者两侧瞳孔都散大,且没有光反应,多为生命垂危状态。
体征紊乱也是颅脑损伤的常见表现,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心律等均会出现明显异常。
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
颅脑损伤往往受到外伤影响,病情较重,因此也必须及早进行积极有效治疗。现阶段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针对病情危急的患者,还会予以急症治疗。
急症治疗时,如果还没将患者送至医院,尽量不要移动患者,若发现出血现象十分严重,还必须予以按压止血,以免失血休克。
到医院后,应和家属紧密联系,做好相关配合工作。医生则需加强镇静治疗,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同时保护大脑功能,以免受损严重。
急症治疗时也必须进行气管插管操作,以帮助患者顺利呼吸。不过,气管插管是有创性的,在开放气道、保持供氧的同时,会对迷走神经反射产生刺激,可能出现呼吸骤停现象。因此,在气管插管过程中应交代好相关事项,获得家属理解,同时要注意紧密观察患者的变化,防止意外事件产生。
药物治疗以抗癫痫、抗惊厥类、脱水剂、降血压类药为主。
颅脑损伤病情复杂、变化快,部分病人需手术治疗,这也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途径。手术治疗一般适用于开放性颅脑损伤、脑外伤导致的各种合并症、闭合性颅脑损伤但有颅内血肿的患者。常见手术方式有开颅血肿清除术、清创术、大骨瓣减压术、凹陷骨性整复术、颅骨缺损修复术等。
颅脑损伤要注意什么
对颅脑损伤患者,必须以平卧、侧卧姿势休养,同时需保持头高脚低位。但对于颅内压较低的患者,尽量以平卧姿势休养,而对颅内压较高的患者,才可保持头高位,以加速颈静脉的回流,使颅内压得以缓解。
对伴有脑脊液耳漏或鼻漏的患者,尽量以侧卧或平卧姿势休养;同时避免用力咳嗽,不可局部冲洗、阻塞,可以予无菌棉球吸干外耳道、鼻腔脑脊液,保持口鼻耳清洁。
颅骨缺损的患者注意保护骨窗,外出戴防护帽,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一般术后半年可进行颅骨修补术。
颅脑损伤后如何更快康复
颅脑损伤经治疗逐渐平稳后要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治疗期间确保环境舒适、安静,远离各种刺激源。患者和家属也要掌握一些康复基本知识,督促病人科学锻炼,提高自护能力,康复中及时和治疗师沟通,以便对训练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早期的康复护理可以预防患者的关节痉挛以及肌肉萎缩,防止尿路感染,或由于长期卧床形成的褥疮等并发症。同时,脑外伤患者通常因为自身肢体或脑组织有疾患,容易有思想和精神负担,家属或陪护人员稍有不良情绪都会影响患者的心情或加重患者的精神负担,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问题都要早发现、早处理。家属们需要让患者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帮助患者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以坚定的信心去对抗病症,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减少成为植物人以及产生残疾的可能。
脑部的损伤也会使患者的智力及感知功能受损,康复时要对患者进行视、听、触等感知觉的刺激。家属要多陪在患者身边,讲述患者以前的经历,阅读熟悉的文章,给患者看自己或朋友的照片,唤起记忆。在此期间,可以让患者进行简单的计算,再加以脑细胞药物治疗,加速智力恢复。
康复治疗可以改善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家人在照顾患者的同时应尽可能维持患者的社会属性,让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以便更快回归社会。
颅脑损伤患者还需注意饮食,多补充蛋白质、维生素,以保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给,促进损伤修复。食物性质尽量以清淡为主,同时需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可少食多餐。
在治疗和康复期间要戒烟戒酒,生冷物与辛辣物也不可进食,更不可饮用刺激性饮料。频繁呕吐者要暂时禁食,以防吸入性肺炎。每日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不可过度用力,排便困难时可用轻泻剂疏通大便,以免颅内压升高。
作者:丁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神经外科医生)
责任编辑:唐闻佳
图: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