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上市金融机构净利同比增0.9%
□记者 樊融杰
4月29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2022年经营业绩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全年,境内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71.53万亿元,实现净利润5.63万亿元。上市银行整体净息差承压,营收、净利润增速较去年放缓。证券业、保险业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34.5%、15.1%。专家预计,随着经济复苏,2023年银行和保险行业经营业绩均有望显著改善。
六成上市公司业绩增长
(资料图片)
《报告》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境内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71.53万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净利润5.63万亿元,同比增长0.8%,整体业绩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分板块看,科创板全年营收增速领先,达29.3%;创业板净利润增速领先,达11.3%。从竞争力和盈利质量看,2022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平均销售净利率5.16%、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27%,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0.41个、0.77个百分点;整体现金流状况有所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85万亿元,同比增长5.2%,高于净利润增速,平均营业现金比率9.48%,五成公司营业现金比率同比增加。
剔除金融行业和“三桶油”,近六成实体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五成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近四成公司保持营收、净利润双增长。1035家实体上市公司亏损,占比21.0%,亏损面较去年同期扩大4.6个百分点,超三成亏损公司来自计算机、医药生物、电子、机械设备行业。小规模上市公司营收、净利分别下降9.7%、55.6%。
从控股类型看,央企改革质效提升,民营经济继续保持韧性,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增速相对放缓。379家中央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共实现营收24.69万亿元,净利润1.30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10.4%、4.8%,营收、净利润分别占全部上市公司的34.5%、23.0%。3197家自然人控股上市公司共实现营收16.50万亿元,净利润0.88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13.2%、1.9%。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开源证券副总裁兼研究所所长孙金钜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表示,2022年整体经济放缓主要是受疫情和房地产的拖累,疫情主要影响消费类行业,房地产则主要影响房地产相关产业链行业,制造业和出口还是向好的,制造业、出口相关的上市公司在A股中占据较高比例,因此这些公司的经营业绩仍然是有韧性的;同时,几波疫情虽然会影响消费行业,但是几波疫情后的缓和期消费也都出现快速回暖反弹。全年累计来看,部分消费行业的公司营收还是实现正增长。所以,总体来看,虽然去年经济整体较差,但仍有近六成上市公司营收实现正增长。
金融持续服务实体经济
《报告》还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境内股票市场首发募资金额近5900亿元,再融资(含可转债)9400余亿元,各主体通过交易所发债筹资6.45万亿元。2022年新上市公司中,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354家,占比83%。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已超过2500家,市场结构持续优化。全面注册制下,优质科技创新公司融资渠道进一步畅通,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注入强大动力。全年共有退市公司51家,其中强制退市42家,超过退市改革前10年总和,常态化退市局面基本形成。
《报告》显示,金融类上市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9.85万亿元,同比下降1.9%,净利润2.45万亿元,同比增长0.9%。42家上市银行资产规模保持高增长,平均增速达11.4%;同时,上市银行信贷结构优化,科技贷款、制造业贷款、绿色信贷余额保持高增长,支持实体经济,发力重点领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上市银行在2022年整体净息差承压,营收、净利润增速较去年放缓,同期计提资产拨备率下降。受境内外资本市场波动、居民消费意愿减弱等影响,证券业、保险业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34.5%、15.1%。
孙金钜预计,在2023年经济复苏背景下,银行和保险行业经营业绩均有望显著改善。银行贷款投放和不良拨备有望同比改善,驱动银行利润好转。保险行业受益于股市改善,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承保端受益于居民理财和保障需求改善,保费增速同比有望转正。
关键词: